一、無樣品峰出現 A、檢查電流是否穩定: ①沒有電流。
可能原因——毛細管堵塞或斷裂。
解決方法——用水沖洗毛細管,并觀察是否有水流出,若無水流出請拆下卡盒檢查毛細管兩端和窗口是否斷裂;毛細管沒有斷裂的話可以用水反向高壓沖洗以試圖解決此問題。緩沖溶液需要過濾,將樣品過濾或者離心去除其中的顆粒。 ②電流波動很大,直**幾乎消失。
可能原因——緩沖溶液中有氣泡產生或者區帶中樣品析出。 解決方法——將緩沖溶液超聲脫氣,如果還有此現象發生,則可能是樣品區帶有析出,可以通過降低樣品濃度/延長ramp time來試圖解決這一問題;對于在緩沖溶液中溶解度不高的樣品則需要在緩沖溶液中加入添加劑以解決此問題。 ③電流初始值較小,后逐漸增大。
可能原因——樣品進樣量過大。
解決方法——減少進樣量,通常進樣參數設置在0.5psi,5sec左右。 ④電流正常。可能原因:a樣品濃度過低:使用高濃度樣品測試,如果無法解決則有可能是以下其他原因。b檢測波長設置不正確:請確認被分析物的特征吸收,檢查方法中的檢測波長設置。c分離極性錯誤:對于蛋白樣品,請注意蛋白在分離條件下其PI及所帶電荷;對于核酸樣品,通常條件下會帶負電荷。d樣品在毛細管內壁吸附:對于蛋白及核酸樣品應盡量采用涂層毛細管分離,或采用極端pH條件或動態涂層防止樣品吸附。e光學檢測器或光纖損壞:進行標準樣品的測試,如果沒有對應的結果出現,則有可能存在硬件問題,請聯系工程師。
B、檢查毛細管窗口,是否有透明窗口:
可能原因——忘記開毛細管窗口或窗口位置不正。
解決方法——重新開毛細管檢測窗口,或將窗口調整到正確位置。
二、樣品峰出現拖尾
可能原因——樣品在毛細管內壁吸附。
解決方法——對于蛋白及核酸樣品應盡量采用涂層毛細管分離,或采用極端pH條件或動態涂層防止樣品吸附。
三、樣品峰形不對稱 A、檢查毛細管入口:
可能原因——毛細管入口切口不平齊。解決方法——重新切割毛細管入口,注意毛細管切割方法,不可以用力過猛或反復刮擦。
B、檢查更改樣品溶劑:
可能原因——緩沖溶液與樣品溶液電解率差別過大。 解決方法——可采用緩沖溶液作為樣品溶劑
四、樣品峰過寬 降低樣品進樣量:
a有改善:可能原因——樣品濃度太大。解決方法——可降低樣品濃度或減少進樣量。
b無改善:可能原因——樣品本身性質不均一。解決方法——此原因主要是針對蛋白樣品,小分子樣品發生的概率較低。
五、遷移時間不穩定
①出峰時間不穩定且無規律:可能原因——緩沖溶液與毛細管內壁平衡較慢。解決方法——每次樣品運行之間避免用NaOH沖洗毛細管。 ②出峰時間依次后延:可能原因——樣品中有物質易發生吸附。解決方法——首先在每次樣品運行之前用0.1N NaOH短時間沖洗毛細管,看遷移時間能否重復,如果效果不佳請使用涂層毛細管來改善結果或者將樣品再次處理,以去除樣品中易吸附的組分。六、峰形和出峰時間不穩定 更換緩沖溶液種類:
①峰形和時間穩定:可能原因——緩沖溶液不穩定,易電解,或者是樣品在原緩沖溶液條件下不穩定。解決方法——更換其它種類的緩沖溶液。
②峰形和出峰情況仍不穩定:可能原因——樣品中物質易在毛細管內壁吸附。解決方法——可采用涂層毛細管來克服此問題,或對樣品進行前處理。
七、電流泄漏(Current Leakage) 檢查毛細管是否在窗口處斷裂
①毛細管斷裂。可能原因——毛細管內緩沖溶液流出造成電流泄漏。解決方法——更換新毛細管,并用水清洗光纖頭及檢測窗口。 ②毛細管無斷裂。可能原因——實驗環境濕度過大。解決方法——使用抽濕機,并打開儀器Cartridge Cover;如果沒有抽濕機可以使用空調,在濕度過大的情況下可在儀器關閉時放置干燥劑,但是在儀器運行時一定要將干燥劑取出。
八、無法加氣壓
檢查瓶塞是否蓋緊或更換瓶塞。
①更換后問題解決。可能原因a瓶塞老化,失去彈性。解決方法——請購買新的瓶塞,并注意瓶塞不可烘干,只能自然晾干。b瓶頸處有液體,導致瓶塞易滑。解決方法——向瓶中裝液體時不要過滿,也不要沾濕瓶頸。
②若瓶塞無問題,可先采用真空方式,若真空方式可以使用,但壓力仍不可用。可能原因——壓力系統問題。解決方法——請聯系工程師。
九、遷移時間可重復但峰面積重復性不好 重新切割毛細管兩端。
①若問題解決。可能原因——毛細管入口處不平。解決方法——重新切割毛細管入口,注意毛細管切割方法,不可以用力過猛或反復刮擦。 ②問題依然存在,嘗試電動進樣。可能原因——若電動進樣可保持重現,則壓力控制或氣路存在問題。解決方法——請聯系工程師。 #p#分頁標題#e#
十、毛細管或電極易折斷
①檢查瓶蓋是否老化。可能原因——瓶蓋老化。解決方法——購買新的瓶蓋。
②電極是否不垂直。可能原因——電極不垂直。解決方法——將電極拉直。
十一、冷卻液泄漏
檢查卡盒內墊圈和卡子。
可能原因a:漏裝或裝錯順序。解決辦法——嚴格按照操作手冊上的安裝順序安裝。b儀器內部管路密封不嚴。解決辦法——請聯系工程師。
十二、PDA光強低
檢測窗口Aperture型號。可能原因——使用了窄細縫的Aperture。解決辦法——請在使用DAD檢測器時務必使用標有8的Aperture。
十三、譜圖基線不穩定
①先用0.1N NaOH沖洗毛細管,然后不進樣運行原方法。
a基線改善。可能原因——則為樣品中物質有吸附。解決辦法——重新預處理樣品或更改電泳條件。
b基線未改善。可能原因——毛細管內有強烈吸附,或緩沖體系不穩定。解決辦法——更換新的毛細管,不進樣,只運行緩沖,觀察基線情況。
②更換新毛細管后基線仍然不穩,可采用Run Buffer A測試。 a基線改善。可能原因——緩沖溶液與毛細管內壁平衡較慢。解決辦法——更換緩沖溶液種類,若基線變化對檢測無干擾,可保持原來電泳條件。
b基線未改善。可能原因——檢測光源或其他光學器件不正常。解決辦法——請聯系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