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在加工、運輸、儲存過程中,容易產生或黏附異物,如沖壓過程中的拉深油、人為的油漬、汗漬等。這些物質會影響涂層的結合力與保護性。金屬表面涂裝前,必須將這些物質除去,并進行適當的表面化學轉換,以增加涂膜的附著力,延長涂膜的使用壽命,減少引起金屬腐蝕的因素,充分發揮涂層的保護作用與裝飾效果。因此涂裝前的表面處理是涂裝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工序,是保證涂層質量的重要環節。它對整個涂裝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是充分發揮涂料功能的前提條件。實踐證明,由前處理引起的涂層弊病,大約占整個涂層弊病的50%以上。 1. 前處理的內容: A. 熱水沖洗:
主要是沖洗掉車身在輸送過程中的粉塵、焊接過程中的焊渣等。
B. 預脫脂、脫脂:
主要是通過噴洗和浸泡將車身上的油污徹底清洗干凈。 C.表面調整:
主要是通過表面調整劑在金屬表面形成活性點,形成磷化成膜晶核,從而提高磷化的成膜性、均勻性、結晶細密性及耐腐蝕性。 D.磷化處理:主要是通過磷化處理在車身表面生成一層磷化薄膜以提高涂層附著力和耐蝕性。 2. 前處理的作用:
A. 通過前處理去除車身表面上的附著物,減小分子間距
離,從而大大提高涂層的結合力。
B. 通過前處理形成不導電的難溶性磷化膜,使腐蝕原電池
難以形成,從而大大減緩涂層腐蝕的速率。 C. 提高涂料的潤濕性。 D. 提高涂層表面的裝飾性。 3. 前處理主要組成部分: A. 鋼架:(包括電泳段)
主要由型鋼和板材組成。 B. 噴淋、浸泡槽:(包括電泳段槽)
主要由型鋼和板材組成。
C. 噴淋、循環、加料系統:(包括電泳段)
主要由管道、閥門、泵體、噴嘴、液位控制器、應急報警器等組成。
D. 車身輸送系統:(包括電泳段)
主要由車身抱具、空中輸送小車、地面輸送滑撬組成。 E. 附助設備:
主要由熱交換器、油水分離器、純水裝置、箱式過濾壓榨機等組成。4. 前處理主要組成部分預算: A.鋼架(包括電泳段):
各種型鋼、板材用鋼量:126±10%T B.噴淋、浸泡槽(包括電泳段槽) 1).噴淋槽內膽用不銹鋼:0.36*6=2.16T 2).浸泡槽等用鋼:67.58±5%T
3). 各種型鋼、板材總用鋼量:69.74±5% C.
5. 前處理主要組成部分的圖紙 A.鋼架(包括電泳段) 鋼架(包括電泳段)
B.噴淋、浸泡槽(包括電泳段槽)
電泳涂裝
電泳涂裝是利用膠體的基本原理,將被涂物浸在水溶性涂料中,在電場力作用下,依靠電場產生的物理化學作用將涂料沉積在工件上的一種涂裝方法。
本設計采用陰極電泳涂裝。在陰極電泳過程中,被涂工件(車身)作為陰極,采用普通直流電源。
電泳涂裝是一項先進的施工新技術,與一般噴涂或浸涂相比,電泳涂裝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A. 有利于實現涂裝連續化、自動化,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并減輕了勞動強度。
B. 由于電泳涂料采用水作為溶劑,所以沒有有機溶劑中毒 和火災等危險,從根本上改善了勞動條件。
C. 無論形狀復雜或形狀簡單的工件,均可獲得附著良好、 厚度均勻的涂層。
D. 涂料利用充分,利用率可達90%~95%,大大降低了成 本。
E. 電泳設備復雜,投資費用大,對電泳涂料的穩定性要求 高,槽液管理技術比較復雜。 1.電泳涂裝的后處理: A.超濾水洗:
除去工件在電泳涂裝過程中由于浸漬而黏附在涂膜表面的浮漆,以防止涂膜出現花臉,同時防止黏附的浮漆對涂膜有再溶現象。 B.烘干:
由于電泳涂料以水為溶劑,而如果水蒸氣不排除容易使涂膜造成溶解失光,因此通過對流及時排放一定比例的熱風,保證烘干室中熱空氣的濕度,有利于保證涂層質量。 C.檢驗:
除了檢驗涂膜的外觀,如是否平整、光滑、致密,還要檢驗涂膜的厚度、耐蝕性、附著力和耐沖擊性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