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泳倒槽準備:
1. 提前用純水清洗電泳備槽。 2. PPG對備槽進行殺菌的措施。 3. PPG對備槽進行縮孔實驗。
4. PPG對倒槽前的電泳液進行采樣。
5. 提前對殘液泵進行試驗檢測并對備槽進行試漏。 6. 對電泳區域閥門開度進行確認(油漆筆畫線確認)。 7. 維修準備高壓絕緣測試儀。 8. 維修準備陽極管備件。
9. 維修準備電泳循環噴嘴備件(更換前務必用溶劑清洗)。 10. 倒槽前天晚上對陽極系統進行純水置換。
11. 準備好帶有快速接頭6米左右長度的排放管,用于殘漆排放。
主槽轉備槽:
1. 確認備槽排放閥已關閉;確認電泳備槽所用循環管路閥門已打開B19-1**B19-31。
2. 超濾膜管進行純水置換。
3. 將三樓超濾液輸出**UF3閥門關閉,開啟超濾液出**備槽閥門或者UF1閥門。
4. 關閉電泳冷交換泵P4、P5、P6、電泳主循環泵P1、P2、P3、電泳超濾泵P14、P15,關閉冷交換出口閥門(與主槽連接的閥門F14-1以及冷交換與與主槽連接的閥門F13-65)。開啟閥門F13-32,位于電泳輔槽連通備槽之間,能迅速將電泳漆液通過重力流導入備槽。 5. 打開閥門F13-2、F13-002、F13-006,讓電泳主循環管路進行重力流**備槽。 6. 冷交換系統切換:
密切關注備槽液位狀態,一旦液位高于冷交換吸入口時,切換冷交換出口閥門**備槽(打開閥門F14-2、F13-66,確認閥門F14-1、F13-65為關閉狀態)。切換冷交換吸入口閥門**備槽(確認輔槽**冷交換泵的入口閥門F13-33為關閉狀態以及備槽**冷交換泵閥門F13-32為打開狀態),開啟冷交換泵P4、P5、P6。
7. 待主循環管路重力流無法轉移主槽低液位時(現場可以查看主槽液位狀態判斷主循環管路重力流是否進入倒計時),準備進行超濾系統的切換以及殘液泵的開啟準備。(此兩者是同時切換的)。 8. 超濾系統切換:
確認閥門F13-006為關閉狀態,切換超濾吸入口閥門**備槽(先打開超濾吸入口連接備槽閥門F13-007,關閉超濾吸入口連接輔槽閥門F13-008);切換超濾輸出口閥門【先打開超濾輸出口連接備槽閥門F13-005,關閉超濾輸出口連接輔槽閥門B10-29、B10-31(電泳輔槽二樓), 關閉超濾輸出口連接主槽閥門F13-008】,開啟超濾泵P14、P15。 9. 殘液泵開啟:
確認閥門F13-002開啟,打開殘液泵出口閥門、二樓殘液泵通道閥門、殘液泵**UF1閥門F23-18以及UF1**備槽閥門F23-12,UF1過濾器閥門以及UF1噴淋閥門待現場確認。密切關注電泳主槽液位,當液位將近抽空時,在
電泳槽內適當補純水,沖洗
電泳槽,用殘液泵轉移到備槽。
轉槽期間工作: 1. 陽極管狀態進行檢查。 2. 對槽體內絕緣層進行高壓絕緣測試。 3. ADT清洗
電泳槽體。 4. ADT清洗UF1槽體。 5. 對陽極管進行沖洗濕潤(每半小時一次)。 6. 檢查泵吸入口的格柵狀態。 7. 清除各段殘液,通過球閥排放。
備槽轉主槽: 1. 確認主槽排水閥門關閉。 2. 開啟超濾液輸出**UF3閥門,關閉超濾液出**備槽閥門或者UF1閥門。(確認UF1**備槽閥門關閉,噴淋閥門及其**主槽噴淋閥門恢復) 3. 冷交換系統切換:
切換冷交換出口閥門**主槽(關閉冷交換器出口閥門F14-2、冷交換過濾器出口閥門F13-66,打開冷交換器出口閥門F14-1、冷交換過濾器出口閥門F13-65)。將冷交換器出口閥門F14-1通往主槽的各個噴管的閥門關小,防止噴濺,在液面沒過噴嘴后可開大閥門,由于閥門B10-2(二樓電泳槽背面進口處)通往的管路上的噴淋是朝上方向的,需要關閉,等槽液完全沒過后方可打開。
待冷交換吸入口(備槽內)出現漩渦時。務必查看輔槽液位是否已經沒過冷交換吸入口,如果沒有,需要暫時停止冷交換泵。切換冷交換吸入口閥門**輔槽(打開輔槽**冷交換泵的入口閥門F13-33以及關閉備槽**冷交換泵閥門F13-32)。 4. 主循環開啟:
關注主槽液位狀態,待液位完全高于主循環吸入口,確認閥門F13-2關閉后開啟主循環泵P1、P2、P3。 5. 超濾系統切換: 關小表面流流量,將超濾出口切換回主槽【打開超濾輸出口連接輔槽閥門B10-29、B10-31(電泳輔槽二樓)、超濾輸出口連接主槽閥門F13-008,關閉超濾輸出口連接備槽閥門F13-005】;待備槽超濾吸入口出現漩渦時,切換超濾吸入口閥門**輔槽(打開超濾吸入口連接輔槽閥門F13-008,關閉超濾吸入口連接備槽閥門F13-007)。 6. 殘液泵開啟:
確認閥門F13-002、F19-1關閉以及閥門F13-006為打開狀態,打開殘液泵出口閥門、二樓殘液泵通道閥門、殘液泵**UF1閥門F23-18,確認UF1**備槽閥門F23-12為關閉狀態,UF1過濾器閥門以及UF1噴淋閥門待現場確認。密切關注備槽液位,當液位將近抽空時,停止殘液泵工作。轉槽后工作: 1. 對電泳區域所有閥門狀態進行確認。 2. 清除各段殘液,通過球閥排放。 3. ADT清洗電泳備槽。 4. 密切關注電泳膜管分離狀態。 5. PPG對倒槽后的電泳液進行采樣。 6. PPG實驗測試電泳參數情況,如有必要進行調整。 7. 試驗車提前進電泳測試膜厚狀態。#p#分頁標題#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