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制做膠室(三種方法):
1.) 密封條密封:先將平凹兩塊玻璃板合在一起,用密封條;(1mm 膠板用空心塑料管;1.5mm 膠板用實心硅膠條),從右上角沿玻璃條外側嵌入,放好一側后,左手捏住兩塊玻璃
,右手用夾子夾住玻璃的右上端.然后再把密封條嵌入下端和左側.(如不好放可用相應厚度的試樣格輕輕推入) 密封條嵌好后,玻璃板的兩側分別用兩個夾子夾好,下端的兩個夾子可直接立在實驗臺上,也可與膠室支架夾在一起。膠凝結后,再去掉膠條;2.) 凡士林密封:把帶有玻璃條的玻璃板平放在試驗臺上,用 10ml 注射器沿玻璃板三邊涂上凡士林。玻璃條處少涂,下端多涂,下端凡士林線條要高于玻璃條。再把凹玻璃板放在上面,這樣就成為一個膠室。將膠室立于膠室支架的活動長柱上,沿玻璃條正中夾好鐵夾,以凹口邊線為基準,向下在玻璃板上標出灌膠高度記號。電泳時注意把下端凡士林去掉;
3.) 瓊脂槽密封:先將瓊脂密封槽放入
電泳槽中.將平玻璃板的玻璃條處涂上少許凡士林,然后與凹玻璃合在一起,玻璃板下端放入瓊脂槽中,并用夾子與
電泳槽的主板一起夾好。把配好的瓊脂糖溶液倒入瓊脂密封槽中。待瓊脂糖溶液聚合后,既可灌膠。
3. 灌膠:
1.) 灌分離膠:灌膠前再次檢查密封情況,用左手將膠室支架傾斜拿著,右手將抽氣三角瓶內的溶液沿凹玻璃板口灌**標記高度處,根據灌膠水平記號將膠室支架墊平,沿凹玻璃板口面小心地覆蓋一層抽氣后的重蒸水待凝;
2.) 灌濃縮膠:待分離膠聚合后,抽去覆蓋水,用少許濃縮膠溶液沖洗分離膠面,灌濃縮膠溶液**凹玻璃口3mm 處,插進試樣格(梳子)待凝;3.) 灌淀粉膠和瓊脂糖膠:將淀粉和瓊脂糖用緩沖液配成所需濃度的溶液,煮**透明,于50℃~60℃從凹口正中灌入膠室,立即放上試樣格;
4. 撥出試樣格:撥出試樣格前,先輕輕搖動,然后小心撥出,如加樣槽不正,可用長針頭扶正;
5. 裝膠室:如采用
1、2 兩種制膠方法,膠室放入電泳槽時下端應傾斜一定角度,以便趕走氣泡。將膠室凹玻璃板緊靠電泳槽立板的凹口處,并與立板上的密封條接觸,并夾緊鐵夾,(如做一塊膠,另一邊需用方玻璃板擋上),在玻璃板試樣格底端位置上作上記號,便于加樣時識別位置;
6. 排氣泡:上下槽各加滿預冷電泳液,用9 號獸用長針頭(磨平針尖)彎成“J”形,抽凈槽底膠面的氣泡,接通電源(上負下正)預電泳;
7. 加樣:用取液器吸取30μl~50μl 樣品溶液插入樣品槽底部,慢慢注入樣品(樣品含甘油或蔗糖),逐漸排除樣品槽中的電泳液;
8. 加掛冰槽:加樣后為防止漂樣,需在室溫下原地不動電泳一小時,才能將電泳槽移入冰箱,當室溫過高時,可將冰塊裝入掛冰槽,掛在方玻璃板上降溫,冰塊要放均勻,以免影響遷移率;
9. 電泳:先使上槽電極與
電泳儀的負極相連,下槽電極與
電泳儀的正極相連,檢查無誤后接通電泳儀即可電泳。電泳過程中禁止人體與電泳槽接觸;
10.結束電泳:電泳實驗結束后,先關掉電泳儀,然后拔掉電源導線,吸出上下槽內的緩沖液(分別保存、可重復使用),松開夾子,取下膠室,去掉凹玻璃板和板條。用刀片沿濃縮膠和分離膠界面切開一條線,去掉濃縮膠,將分離膠進行染色、脫色等后續處理。